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
A+醫(yī)學百科 >> 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 |
體重是觀察小兒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的臨床指標。根據(jù)孩子發(fā)育的一般規(guī)律,孩子月增體重值的最低值限是:0~6月正常增長值≥600克/月;6~12月正常增長值≥300克/月。
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:如果連續(xù)兩個月中,每月增長值不足這個標準,醫(yī)生便認為孩子的體重增長不足。但是,不同嬰兒的發(fā)育狀況不一樣,不能一概而論。要根據(jù)嬰兒其他身體方面的表現(xiàn)作出相應的診斷。
目錄 |
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的原因
引起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:
正常因素:嬰兒每次稱出的體重往往與他們過磅前飲食及大、小便的時間有關。
疾病因素:嬰兒4個月以后,從母體中帶來的各種免疫物質(zhì)及營養(yǎng)素(鐵、鋅等)已基本耗盡。因此,6個月以后的孩子容易患病。腹瀉及呼吸道反復感染是影響6個月以后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之一。因此,為了減少孩子半歲后患病的幾率,需要增加孩子的戶外鍛煉及營養(yǎng)的攝入。
喂養(yǎng)因素:喂養(yǎng)不當是半歲以后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主要原因。孩子半歲以后,輔食添加不及時、不足可以造成孩子喂養(yǎng)困難,營養(yǎng)素攝入不足,從而體重增長緩慢。輔食添加方法不當,如:過早地添加某一食物種類、初次添加輔食的量過大,也可使孩子胃腸道難以適應,導致消化不良。如果這種情況發(fā)生較多,會造成孩子體重增長緩慢,甚至體重不增或下降。因此,添加輔食時,不論從量上還是從種類上,需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。這是保證孩子正常攝食,獲取營養(yǎng)的必要方法。
心理因素:有的孩子吃得很好、攝入量足夠、睡眠好、也未患病,但是體重卻仍然不能令人滿意。此時應考慮到孩子是否缺乏母性的愛撫,是否缺乏適宜的刺激,例如:撫摸、親吻、逗引、玩耍、交談等,這些是一個孩子正常發(fā)育中不可缺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環(huán)境的沉寂往往會令孩子感到無聊,有的孩子會表現(xiàn)哭鬧。而從出生便習慣了這種環(huán)境的孩子,往往表現(xiàn)為體重增長不良。另外,家長過度地關注孩子,會令孩子的心靈緊張、疲勞,同樣可能引起孩子體重增長不正常。
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的診斷
*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000-4000克左右。
*最初3個月,寶寶每周體重增長180-200克,4-6個月時周增長150-180克,6-9個月時周增長900-120克,刃9-12個月時周增長60-90克。
*按體重增長倍數(shù)來算,判寶寶在6個月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,1歲時大約為3倍,2歲時大約為4倍,3歲時大約為4.6倍。
*在出生后第二年,寶寶的體重平均增長2500-3000克。
* 2歲以后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,一直到青春發(fā)育期。
*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:
6個月以內(nèi)體重=出生體重+月齡×600克
7-12個月體重=出生體重+月齡×500克
2-7歲體重=年齡×2+8000克
貼心小提示:
1.給寶寶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后并空腹。
2.要減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。
3.在1歲以內(nèi)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。
4.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。
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的鑒別診斷
嬰兒體重增加得很慢,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問題,出生時的體重約3公斤左右,到5個月-6個月大時約6公斤左右,約出生時的2倍,但出生時如較大的寶寶,則在5個月-6個月大時他的體重增加不易到2倍。
嬰兒的增重速度是依其自身的需要而定的。嬰兒大多了解自己的需要,飲食供過于求,則會拒而不受;飲食供不應求,則會以提前醒來或吸吮指頭表示饑餓。并無所謂平均增重嬰兒。醫(yī)生們所說的平均增重嬰兒,指的是快、中、慢速增重嬰兒的相加平均增重速度。有的嬰兒天生增重很慢,而有的嬰兒天生增重很快。不過,體重增加緩慢并不都是天生的。如果你的孩子老吃不飽,那就清楚他說明他具有快速增重的潛力。有時,增重緩慢是嬰兒患病的表現(xiàn)。慢速增重時,嬰兒特別需要定期接受醫(yī)生的檢查,以確定他們的身體是否健康無恙。我們偶爾還會見到一些格外斯文,增重緩慢,但并不顯得特別饑餓的嬰兒。只要父母給他們增加食量,他們就會欣然接受,并較前長得快些。換句話說,并不是所有的小兒都會在吃不飽時大喊大叫的。
正常嬰兒出生5個月左右體重即可增加一倍。然而,在實際生活中,出生時體重輕的嬰兒往往長得較快,大有迎頭趕上之勢。而出生時身寬體胖的嬰兒長至5個月,都往往不能使體重增加一倍。正常嬰兒出生頭3個月內(nèi),每月體重可增加近1000克(每周增重250克左右)。當然,健康嬰兒中也有長得快一些或慢一些的。三個月后,體重增加的速度會逐漸減緩。半歲時平均增重額將下降到每月500克左右(每周100多克)。嬰兒長到一歲的最后一個季度時,平均體重增加額會繼續(xù)下降到每月300克左右(每周50多克)。第二年下降到每月200克左右?! ?br />
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,嬰兒體重增加的速度日益減慢,增重的節(jié)奏也變得不規(guī)則起來。譬如,嬰兒長牙時往往會一連幾周食欲不振,體重可能一點也不增。而感覺良好,食欲回升時,體重又會隨之迅速增加。我們很難根據(jù)嬰兒每周體重的增減情況,對其健康狀況做出判斷。
*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000-4000克左右。
*最初3個月,寶寶每周體重增長180-200克,4-6個月時周增長150-180克,6-9個月時周增長900-120克,刃9-12個月時周增長60-90克。
*按體重增長倍數(shù)來算,判寶寶在6個月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,1歲時大約為3倍,2歲時大約為4倍,3歲時大約為4.6倍。
*在出生后第二年,寶寶的體重平均增長2500-3000克。
* 2歲以后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,一直到青春發(fā)育期。
*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:
6個月以內(nèi)體重=出生體重+月齡×600克
7-12個月體重=出生體重+月齡×500克
2-7歲體重=年齡×2+8000克
貼心小提示:
1.給寶寶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后并空腹。
2.要減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。
3.在1歲以內(nèi)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。
4.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。
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的治療和預防方法
如果父母某天早晨發(fā)現(xiàn)小兒上周一反過去每周增重200克的慣例,僅重了100克的話,千萬不要急急忙忙得出他不是餓了就是病了的結(jié)論。只要他表現(xiàn)得興致高昂、事事如意,不妨再等一周看看。說不定他下周會來個突增猛長。以補過去的不足。
不管是什么原因,最好到醫(yī)院讓醫(yī)生檢查一下,排除疾病的可能,找出原因,加于改善。
參看
- 新生兒晚期代謝性酸中毒
- 小兒糖原貯積?、粜?/a>
-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
- 小兒囊性纖維性變
- 小兒營養(yǎng)不良性消瘦
- 小兒營養(yǎng)不良性水腫
- 小兒蛋白質(zhì)-能量營養(yǎng)不良
- 小兒小頜畸形綜合征
- 小兒急性血源性骨髓炎
- 小兒遺傳性果糖不耐受
- 嬰兒腹部遠心性脂肪營養(yǎng)不良
- 惡性營養(yǎng)不良病
- 小兒生長激素缺乏癥
- 新生兒嘔血和便血
- 新生兒肝脾腫大
- 新生兒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
- 營養(yǎng)不良
- 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瘤
- 小兒營養(yǎng)不良
- 全身癥狀
關于“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